
“这展板怎么做得跟PPT一样?”
展陈立面的设计思路多样,遇到这样的甲方要求,便要尝试从“极简的扁平”风格,向【破平】的思路转换。
所谓【破平】,即是利用维度的重构,打破二维平面的视觉单一性。
其主旨就是通过更丰富的布局,来创造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展面效果。
今天就以“地质岩石科普”为主题,尝试阐述【破平】技法第一式:“异型设计”的5大用法。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抽取岩石的“棱角”元素,运用如三角形的多边几何图形,对版面进行线性切割,打破规整的矩形布局,营造视觉的动感和张力,从而重构版面。
相较之下,几何重构的方法更适用于科普、艺术、科技等强调创新与突破的主题类型,或者表达激烈、冲突、破碎或颠覆的局部版面。

◯几何重构-立面图

◯几何重构-轴侧图
需要注意:在运用几何重构的同时,需要增加稳定因素来平衡版面,如贯通的方形展板、展柜、横栏等,以避免版式过于的松散和混乱,也更易于内容阅读。

模块构成即是:打破水平、垂直对齐的传统范式,将图文元素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按照【平面构成】的视觉语言进行重构排列。
这种手法在既能保持信息可读性的同时,又能创造出独特的版面节奏。

◯模块构成-立面图

◯模块构成-轴侧图
需要注意:这种方法做变化容易,但兼顾统一性难。其中窍门有两点:
1、色彩统一,无论是对甲方提供的内容图片进行二次饱和度统一处理,还是对设计的色系进行多次呼应……总之要有统一的色彩系统性搭建。
2、乱中求序,构成在版式中的应用,一是要做到模块之间的疏密有秩。二是要有相应的对齐关系,即取上下左右任何一个元素进行对齐即可。这样便可保证基本的视觉秩序。

在设计时,我们可以尝试让某些元素(如图片、文字等)突破既定版面的边界限制,使其轮廓对版面进行切割,从而打破常规版式的封闭感,从而营造画面的张力和冲击力。

◯破界而出-立面图

◯破界而出-轴侧图
需要注意:“破界”的内容一定要选版面中的主角内容,其中是文字时,文字要有足够大体量;是图片时,图片的质量和画质一定要高,且一定要抠图处理,避免过于方正的边框。

我们还可以尝试直接提取“岩石”的外形,来构造立体的空间展板。
这种通过提取主题元素的形态,创意版面形式,营造寓意效果的方法,即是形意共生。
这种方法可以巧妙借助观众对日常事物的认知经验,来引发共鸣,从而营造生动形象的视觉美感。

◯形意共生-立面图

◯形意共生-轴侧图
需要注意:遇到实在不好提取外形的主题元素,就不要硬提了。

最后,我们可以打破墙面这个单一维度,充分调用天、地空间来增加内容承载的媒介。使天、地、墙相互打通,彼此相连,来提升版面的空间层次和深度。

◯维度延伸-立面图

◯维度延伸-轴侧图
需要注意:除了利用天、地之外,还可以尝试将展台、场景、装置、多媒体整合进来,参与丰富版面的空间维度。

展陈版面设计作为空间中的平面设计,需要弥合空间与平面的双重维度。版面的破平,打破的也不是平面设计规则,而是对平面设计固有框架的打破。
免责声明:
1.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2.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