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物资源,大湾区算不得丰厚,近来于大湾区邂逅的两座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粤剧艺术博物馆,竟不约而同给予笔者有别于传统博物馆的意外之喜。
两座博物馆都很年轻,都是近年来博物馆建设大潮下的产物。前者位于香港,开馆不足三年,后者地处广州,2016年对外开放。它们一座俨然综合性的“巨无霸”,一座深耕垂直细分领域,看似没有什么可比性。先后参观这两座博物馆的经历,倒是不禁思考:盛放文物以外,博物馆还能做些什么?除却价值连城的展品,博物馆还可以怎样丰富、深化大众的观展体验与文化认知?
头顶“故宫”光环,坐拥维多利亚港绝美风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俨然集“顶流”博物馆的众多特质于一身。然而,其给予大众最大的惊喜,在于以文物珍品叠加沉浸式布展、互动装置体验等方式来重述历史文化故事的策展思维。这是一种再创作,为新型文博展览形态而探路。
这或许得说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身份——并非很多人以为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分馆,而是香港西九文化区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机构。建馆之初,它想要扮演的就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是以传统文化为立身之本,面向当下,面向世界,也因而,它实现了北京故宫受限于古旧历史保护建筑馆舍本身而没能实现的一些想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
几个故宫文化常设展,最能见出这种策展思维对于大众观展体验的更新。古画、古陶瓷、屏风、印玺……展品均精选自北京故宫所藏珍宝的展品,涵盖的都是文博机构常见的传统门类。得益于几乎展览的每一个篇章都穿插了沉浸式场景设计或多媒体互动装置,众多文物的呈现透气而富于韵律,故事线的展开则饱满而富于戏剧张力。
且说“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常设展。其观展体验仿若当代人穿越至清宫的“一日游”。一只华丽的西洋座钟,提醒着“一日之计在于晨”,开启了展览的首个篇章。实物展品如脸盆、钟表、镜子等生活用具,吉服、官帽、佩饰等衣物饰品之外,一段真人饰演的影像视频还原了帝王晨起梳洗穿戴的全过程。搬来戏台,搭起回廊,用立方体叠出简约版假山,将戏服、戏本等文物与园林般的场景相呼应,打开在紫禁城中听戏游园的沉浸式休闲体验。体味帝王鉴赏临摹的风雅生活方式,除了于展厅欣赏书法、碑帖与文房,还可以在触碰式互动屏幕上尝试临摹《兰亭序》。紫禁城入夜时分构成的展览尾声,更令人称绝。躺卧在环形沙发上,借由天花板放映投影的多媒体视频,也即名为《梦》的艺术装置作品,观众将“潜入”乾隆皇帝的“梦乡”,透过乾隆追念去世的爱妻——孝贤纯皇后所书的《述悲赋》,感悟帝王不为人知的脆弱,隐秘的精神世界。一种神圣的符号象征,也由此被还原为一个鲜活、能够被理解的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厅中的互动装置
如是观展体验,新鲜,丝滑,甚至时尚,显然不同于常见的文博展。不少互动体验,更在今人与古时的对话中,加深观众对于文物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对于粤剧情境的复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根植于其所在地的历史文脉。永庆坊位于广州西关。源自南戏、起源于佛山的粤剧,正发展于广州西关。永庆坊一带至今保留着多处与粤剧相关的文化遗迹,像是引领粤剧发展的行业工会、有粤剧“祖屋”之称的八和会馆,粤剧戏班子弟“龙虎武师”昔日的住宿场地銮舆堂,李小龙之父、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居住过十多年的李小龙祖居,等等。
可以说,粤剧记忆俨然为永庆坊注入灵魂,也使得它从很多城市看上去大同小异的焕新历史街区中脱颖而出,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辨识度。与此同时,粤剧也仍在这一带生生不息。紧挨着永庆坊的荔湾湖公园里,随处可见聚在一起拉二胡、弹扬琴、哼唱粤剧的票友,构成鲜活的“私伙局”,荔枝湾大戏台每天下午也有唱戏时间,一年365天风雨无阻。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有着园林式博物馆样态